关于霜降的古诗大全
《枫桥夜泊》
(相关资料图)
年代:唐作者:张继
月落乌啼
霜满天
,江枫渔火对愁眠。姑苏城外寒山寺,夜半钟声到客船。露》
年代:唐作者:徐寅
鹤鸣先警雁来天,洗竹沾花处处鲜。散彩几当蝉饮际,凝光宜对蚌胎前。朝垂苑草烟犹重,夜滴宫槐月正圆。怵惕与
霜
同降
日,频繁思荐独凄然。《重九日宴江阴》
年代:唐作者:杜审言
蟋蟀期归晚,茱萸节候新。
降霜
青女月,送酒白衣人。高兴要长寿,卑栖隔近臣。龙沙即此地,旧俗坐为邻。《蒹葭》
年代:先秦作者:诗经
蒹葭苍苍,白露为霜。所谓伊人,在水一方。溯洄从之,道阻且长;溯游从之,宛在水中央。蒹葭凄凄,白露未晞。所谓伊人,在水之湄。溯洄从之,道阻且跻;溯游从之,宛在水中坻。蒹葭采采,白露未已,所谓伊人,在水之涘。溯洄从之,道阻且右;溯游从之,宛在水中沚
《渔家傲·塞下秋来风景异》
年代:宋作者:范仲淹
塞下秋来风景异,衡阳雁去无留意。四面边声连角起。千嶂里,长烟落日孤城闭。浊酒一杯家万里,燕然未勒归无计,羌管悠悠霜满地。人不寐,将军白发征夫泪。
《早冬游王屋,自灵都抵阳台上方望天坛,偶吟》
年代:唐作者:白居易
霜降
山水清,王屋十月时。石泉碧漾漾,岩树红离离。朝为灵都游,暮有阳台期。飘然世尘外,鸾鹤如可追。忽念公程尽,复惭身力衰。天坛在天半,欲上心迟迟。尝闻此游者,隐客与损之。各抱贵仙骨,俱非泥垢姿。二人相顾言,彼此称男儿。若不为松乔,即须作皋夔。今果如其语,光彩双葳蕤。一人佩金印,一人翳玉芝。我来高其事,咏叹偶成诗。为君题石上,欲使故山知。《梨》
年代:宋作者:苏轼
霜降红梨熟,柔柯已不胜。未尝蠲夏渴,长见助春冰。
《古乐府白紵四时歌》
年代:宋作者:黄庭坚
北风降霜松柏雕,天形惨澹光景销。山河夜半失故处,何地藏舟无动摇。少年志愿不成就,故年主人且恩旧。及河之清八月来,斗酒聊为社公寿。
《衡山》
年代:宋作者:黄庭坚
万丈融峰插紫霄,路当穷处架仙桥。上观碧落星辰近,下视红尘世界遥。螺簇山低青点点,线拖远水白迢迢。当门老桧枝难长,绝顶寒松叶不雕,才到秋初霜已降,每逢春尽雪方消。猥岩老衲针常把,度夏禅僧扇懒摇。雷向池中兴雨泽,鸟於窗外奏萧韶。游人未必长居此,暂借禅房宿两宵。
霜的古诗词
霜的古诗词
1、诗经·国风·秦风·蒹葭
蒹葭苍苍,白露为霜。所谓伊人,在水一方。溯洄从之,道阻且长。
说到关于霜的诗词,《蒹葭》当仁不让。这首诗被人们吟诵近3000年,不仅在于诗中的故事。全诗通篇用赋,各章首2句赋又兼兴,让人印象无比深刻,将那深秋苍苍茫茫的芦苇丛描绘得如此让人神往。少年时读到这首诗常常总是羞惭至极,每天都经过芦苇荡,却从未感觉它们如此美丽,那白露凝结成的霜又如此晶莹璀璨。
2、唐·李白·秋下荆门
霜落荆门江树空,布帆无恙挂秋风。
李白的浪漫被世人所知应该是从这一次出蜀游历天下开始。深秋之时,年轻的诗人顺江而下,江边的树木已是枝叶凋零,秋霜降落在荆门山上,本是一派肃杀景象,诗人却毫不介意,看起来心情极好,乘船杨帆而下。
3、唐·徐敞·白露为霜
早寒青女至,零露结为霜。入夜飞清景,凌晨积素光。
青女,东汉高诱《淮南子注》云:青女,天神,青霄玉女,主霜雪也。此为徐诗前4句。徐敞在如今算是名不见经传,但这首诗倒也可圈可点,借用青女的典故将寒霜来临之后夜间的情形,以及凌晨时分白霜所映照的微光描绘得清新宜人。
4、唐·白居易·早冬
十月江南天气好,可怜冬景似春华。霜轻未杀萋萋草,日暖初干漠漠沙。
诗魔的这首诗只取前2联,也同样毫无伤时感怀之色,反而觉得十月江南的景致极其“可怜”,可爱惹人怜,如同春天般的光景。为什么会这样说?只是因为江南的十月天气还是不冷啊,“霜轻”,有霜也不要紧,连那萋萋草儿都不受影响,难怪白居易要说“能不忆江南”这样的话了,在吴越地方的数年任职让他彻底爱上了江南。
标签: